“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夜,苏轼借着对家人的深情思念,挥洒神来之笔,乘兴写下《水调歌头》。此后的时光里,这一诗句成了节日里的美好表达。
无论文学艺术,还是金石器具,几千年来,明月、团圆、中秋,已经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又是一年中秋时,“拍一拍”文物里的月亮,品味传统文化里的中秋之美。
友情提示:拍一拍每张海报的“小手”发现惊喜
追溯·观察天象
自上古时代,人们就将月亮作为神明来崇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光始终生生不息地滋养着国人的心灵。
星象纹样是彩陶纹样中最具特色的一类,也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比殷商甲骨文上的记载还早2000年左右,先民们对于宇宙世界的认知和感悟就这样如“月”而至。
神话·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日月星辰的崇拜,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嫦娥奔月”汉画像石中,人首蛇躯的嫦娥面向月轮作飞腾状,好似大型“奔月”现场。
神话用绚丽的色彩让嫦娥成为月亮的“代言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便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她祈求吉祥。也让嫦娥和中秋,成了一组“固定搭配”。
雅称·月中玉兔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奔月后居于广寒宫,一只玉兔常伴她左右。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兔是长寿的象征,是月亮的精灵,古人也把月兔、玉兔、兔魄等作为月亮的别称。
安阳殷墟殷王武丁配偶的墓穴中出土的玉石兔像,是护佑商王朝安宁的平安符,恰如月宫中那只温顺可爱的祥瑞之兽。
习俗·中秋赏月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赏月风俗来源于祭月,也在唐代极盛。
月宫故事是唐代流行的铜镜纹饰题材,在这面海龙月宫纹铜镜上,月中有桂树、蟾蜍和玉兔,月下有团花、葡萄、瑞鸟,用“嫦娥奔月”的故事象征着美好与幸福。
时至今日,无论何时望向这面铜镜,都能观赏一轮“中秋明月”。
咏月·象征团圆
皓月当空,中秋又至。自古而今,每当“举头望明月”之时,中国诗人习惯于将美好的情感倾注在月亮上,寄托着千里的离愁与相思。宋徽宗笔下的中秋夜,“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可谓满街华彩、月光皎洁。
咏月作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每逢中秋,与月对话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特有的浪漫。
饮食·吃月饼
中秋团圆时品尝圆圆的月饼,古已有之,传承至今。“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并在民间逐渐流传。
古往今来,一件件精美文物见证了中国人寄寓月亮的无数情思和期盼。这个中秋佳节,愿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文字:董蕾
海报:张谷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