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为助力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召开,河南省社科联联合大河网推出《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系列短视频。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灾难史。据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000多年间,大水灾就发生了1000多次,几乎是平均两年一次。从上古到今天,治水成功与否,关系国家兴亡、民族进步和文明发展。中原地处天下之中,河南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中原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自古以来就是洪水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流经中原地区最重要的河流。
提起中原治水实践,就不得不聊一聊大禹治水。大禹,姒(sì)姓,也称夏禹,夏后氏部落首领,为远古传说中的著名治水人物。相传在尧舜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尧命崇地伯鲧(gǔn)领导治水。鲧(gǔn)用“障水法”,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水患,被杀于羽郊。舜即位后,命鲧的儿子禹继续负责治水。禹总结了其父鲧(gǔn)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平息了水患。《尚书·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活动和大禹治水后黄河河道的描述。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中原治水实践中,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提出了系列治水方略,今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大禹治水时,提出“因水之性”“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决九川距四海,浚畎(quǎn)浍(kuài)距川” 的治水方法,即利用水自高处流往低处的自然趋势,顺地形疏通壅塞的川流,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湖泊及洼地……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一部治水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在几千年治水实践中积累沉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禹治水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大禹治水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统一和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灿烂文明,就在于它的多元性、包容性,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在历代治水的过程中,各民族逐渐交流融合,族群的强烈内聚、凝聚、包容以及稳定与持续的特质逐步形成,它们不断相互渗透包容,不断糅杂创新,为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治水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厚实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治水的重要基础。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采用“因水之性”“高高下下……
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是崇尚“和平”的文明。“和平”是中国人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下五千年,“和平”理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存在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布于全国社会各阶层,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之中,表现在政治、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和习俗各领域之内。中华民族在治水实践中明白,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人民不会得到休养生息,经济社会不会得到发展,只有和平共处,才能避免冲突、动荡、战乱,才能推动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