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高传玉

嘉宾简介: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知名专家。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著名心脏内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专业特长:

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有独立解决本专业常见的复杂问题和疑难杂症的能力,致力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尖端基础研究。主编专著7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52篇,获中华科技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卫生厅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器获2000年新型器械专利。

精彩热点导读

“生物可吸收支架”新型支架相比于传统支架,有哪些好处?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人体内2-3年完成溶解,这相较于传统支架非常大的好处,具有里程碑的革命性,也是医学领域发展的方向。对于病人而言,很多病人因为有支架,心里老觉得担心,可吸收支架解决了病人心理上的担心。

日常,您是怎么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呢?

沟通是交流的过程,病人带着疾病、痛苦来到医院,医生有责任把病情搞清楚,病人的病情通过沟通了解,他的思想上精神上的顾虑,医生和医患之间沟通非常关键,疾病的诊断可能和病人陈述的某个细节有关系,所有我们在与病人沟通时,不能错过这些细节信息。

您作为副院长,能介绍下医院这两年来的发展吗?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名字比较长,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改成更短的名字叫阜外华中医院,医院是中国政府和河南省政府高度关注的,希望中原地区老百姓的心脏病疾病能得到好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核心提示
  近10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很多疾病以往不能治愈,现在技术已很成熟。大河网联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磅推出“共话新时代健康河南梦”系列访谈,讲述医学发展新时代下他们解决疾病难题、保障人民健康的故事,畅想未来10年的医学发展。
  谈起高传玉教授,可谓是大名鼎鼎,是河南省著名心脏内科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2017年荣获中国好医生光荣称号。
  今天非常有幸地邀请到中原名医、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心内科专家高传玉教授做客大河网直播间为我们解读“心术”。
  主持人
  高教授和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高传玉教授
  大河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华中阜外心血管内科医生!
  主持人
  您是咱们河南冠脉介入手术的第一人,但对于广大网友来说,对冠脉介入手术还不是很了解,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个手术。
  高传玉教授
  大家对冠心病已经很熟悉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很多类,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五类不同的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那这些病怎么去治疗呢?以前老百姓通过吃中药、西药,或者通过饮食调节,把血压、血脂控制住。很多人也常常怀疑说是不是没有得这个病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那我们就开始了一个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这个诊断治疗技术就叫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技术。
  冠状动脉有没有斑块,有没有狭窄?到底是轻是重,有没有风险?患者想具体了解,可通过有创的方法或微创的方法检查,通过这种叫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帮会患者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也叫介入诊断。
  介入诊断后,以前用药物保守治疗,现在我们有了新的方法,叫介入治疗。什么叫介入治疗?就是在介入诊断的基础上,针对有斑块、狭窄的地方,通过机械的方法,把狭窄或梗阻解除掉,比如球囊扩张,支架疏通血管,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这两种方法技术上越来越成熟,老百姓也基本上能够接受方法尽快地处理和治疗,这就叫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
  主持人
  截至目前大概做了多少例手术?一天最多要做多少台手术?
  高传玉教授
  在1987年之前,我们中国很多医生都不会做,1987年后国内开始学习冠状介入诊断治疗技术,到2000年我们走向快速发展的阶段,举个例子,2000年以前,中国全年放支架手术约2万例,现在中国每年放支架手术达100万例,每家医院的工作量都很大,这项技术比较成熟,我们医院每天手术量大概在50到100台。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未来20年到40年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一是老百姓接触度越来越高;二是发病率还在增加;三是技术能既快又准确回答病人的问题。患者关于心脏的许多疑问,那通过造影很快了解病人情况,了解病人的风险,为病人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主持人
  听说您做手术后经常衣服湿透,为什么呢?能否介绍下您手术的日常?
  高传玉教授
  20年前,我在医院(省医)当时的目标是一年要做50台,那年实际上做了75台。如今一天最多时做100台,当时我们只有1间手术室,现在有15间手术室,每台手术要2-3名医生、护士配合完成。每位手术医生一天可能要完成5-15台手术,每天50-100台手术量需要我们庞大的医生团队来完成,团队的每位医生都很辛苦。
  主持人
  我听您说,已经有画面感了,您这个团队现在有多少医生呢?
  高传玉教授
  近二十年随着心血管技术的发展,医院从当年20张床位、7名医生到如今11个病区共440张床位,近120名医生以及200多名护士,都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主持人
  去年4月,您和您的团队成功完成了河南省首例、也是全国第二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这个病人目前的情况怎样呢?
  高传玉教授
  我想很多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生物可降解可吸收的支架,从靠吃药治疗冠心病,到球囊扩张治疗,再到普通支架治疗,最后到药物支架治疗,药物支架分为一代二代三代,生物可降解可吸收支架是最新一代药物支架,目前这是最新的技术。普通支架是用金属做的,如铁、钢、合金、银、锰等材料,这些材料到体内不会被吸收,实际的没感觉,但患者心理上总觉得有异物感。现在有生物可降解的支架,2-3年完全被吸收,这种材料主要成份是聚乳酸,是一种乳酸结构体,由我们国家研发生产,说明中国在这个领域比较领先。从去年我们完成了第一例该材质的支架手术到现在,医院完成了有四十例,40个患者接受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治疗,实际上,之前做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研究做过的最早的病人都已经有好几年了,他们现在非常好、非常健康。
  主持人
  “生物可吸收支架”新型支架相比于传统支架,有哪些好处?
  高传玉教授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人体内2-3年完成溶解,这相较于传统支架非常大的好处,具有里程碑的革命性,也是医学领域发展的方向。对于病人而言,很多病人因为有支架,心里老觉得担心,这个可吸收支架解决了病人心理上的担心。
  主持人
  这种新型支架手术对医生技术有什么要求?哪种病人可以用这种新型支架?
  高传玉教授
  支架需要和血管匹配,对技术要求很高,所以在早期这种支架比较贵。生物可降解支架是新技术,要求医生非常有经验,第一例生物支架我们从德国回来的一位医学博士做的,第二例是我做的,手术要求医生对介入、支架,对相关的影像辅助设备也非常熟悉,才能够把手术做得比较完美。
  生物可降解支架从去年到现在做了大概40例,实际上我们一天支架手术量都50台,因为生物可降解支架对病变的要求也特别高,好多病人都想用这个支架,得先照影评估看是否适应。一般地讲,年轻人、简单的、比较短的病变才能适用这种支架,比如说10毫米-20毫米都还行,再长了就不行了。生物可降解支架适合于年轻人、短病变、简单病变、不钙化、没有拐弯、分子比较小的病人。尤其是年轻人适合这个支架,让他对未来没有那么多负担。主要通过患者的造影、超声、红外线成像系统等对病人的预后和风险进行评估。
  主持人
  您收治的多是疑难危重患者,病情重、花费高、并发症多,疾病越凶险,风险就越大,您曾经有过迟疑吗?
  高传玉教授
  每个心脏病患者去医院都想找个好医生,谁是好医生呢?能够把病判断清楚,能够治疗好回家这样看似复杂的过程。事实上过程很复杂,我们医生对任何一个病人、对任何手术都没有百分比的把握,患者吃药也有风险,过敏就很常见,但医生不能判断出来。手术也是一样的,比如医生手术成功率99%,那一百个病人就会有失败的那天。作为医生,不能挑病人,不能不能迟疑,不能害怕,所以要在手术前评估病人的病情,适合不适合做手术,有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医生会预测出来,然后找解决的方案。第一、医生要准备;第二、和病人及家属做适当的沟通,沟通太细也不行,太粗也不行。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通过资料分析,做初步的判断,这个手术把握都有多大,要出现并发症,可能有哪些,做好预先设计好的处理方法,所以患者不用担心。
  主持人
  日常,您是怎么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呢?
  高传玉教授
  沟通是一个交流的过程,病人带着疾病、痛苦来到医院,医生有责任把病情搞清楚,病人的病情通过沟通过程了解,他的思想上精神上的顾虑,医生和医患之间沟通非常关键,疾病的诊断可能和病人陈述的某个细节有关系,所有我们在与病人沟通时,不能错过这些细节信息。
  同时我们要根据病人检查结果,病人和家属的顾虑,制定出既能解决患者疾病又能使他们接受的治疗方案。随着全社会宣传科普,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讲座等,很多病人和家属都了解了一些科普,通过沟通一般患者能接受医生的建议。医生作为主体,与患者沟通是医生的责任,首先是能解决疾病问题,然后是病人能接受。
  主持人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是在国家卫健委关心支持和重视推动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医院,您作为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身兼重任,能介绍下医院这两年来的发展吗?
  高传玉教授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名字比较长,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改成更短的名字叫阜外华中医院,医院是中国政府和河南省政府高度关注的,希望中原地区老百姓的心脏病疾病能得到好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省政府相关部门都做过统计,河南每年会有10万到20万的心血管病病人去北京看病,还不包括去上海、广州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12年,省政府就下决心能够在河南能不能建一所满足老百姓需求的、高水平的心血管医院。2015年,河南省政府、国家卫健委、北京阜外医院签订了合作框架,由河南省政府、国家卫健委牵头,委托北京阜外医院在河南打造一所以心血管为主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也就是华中阜外医院。这家医院是国家下了很大的力量来建立的现代化医院,2015年开始筹建,2017年10月底,从河南省人民医院搬迁到东院区,现在的中牟县白沙镇港利村。
  开诊3年来,医院运转非常良好,据目前统计有31项新技术在医院得到非常成熟的运用,这些技术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各级领导以及患者的认可。什么技术呢?比如有种病心脏主动脉瓣狭窄,以前叫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狭窄,由于年轻时生活条件不好,咽炎没治好,随着年龄增大,最终心脏瓣膜就出毛病,以前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最常见的就是换瓣,开刀把瓣膜置换掉,现在通过股动脉血管把瓣膜置换掉就解决了问题,不用开刀,没有创伤。
  先天性心脏病说,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现在70-80%病人都不需要开刀,通过血管穿刺,像护士扎针一样就能,甚至不用全麻,清醒状态都可以做了,没有切口,既帮孩子治好了病,又没有痛苦,对孩子长大之后也不留疤。这技术很惠民啊,患者不用跑太北上广,就能享受这项技术。
  还有更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去年我们医生做过这样的手术,我们医生发现在妈妈子宫里的孩子患有心脏病,医生就通过穿刺肚皮,穿过子宫,到达羊水,到达胎儿心脏里面,给他做肺动脉扩张,要不然孩子或早产等。
  比如心脏移植,一是换别人的心脏,二是换人工心脏。只要病人有机会康复,或者有机会接受其他人的心脏,移植技术都能够实现。
  总之,除了普通医疗技术的开展,很多复杂的、高精尖技术在医院得到逐渐地开展,新的技术为老百姓解决很多问题,给他们治疗可能性提供更多选择。
  主持人
  谢谢,全国著名的高传玉教授做客大河网直播间,他在心脏冠状介入治疗方面,创造了省内乃至国内多项第一,享誉省内外,他今天直接和我们的网友面对面交流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有这方面困扰的网友可以去华中阜外医院找高院长。((尧青/文  贾志昊/摄像 导播 韩淼宇/主持 姜雨璐/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