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医疗机构配置的医疗器械,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丰富,再到装备精良的过程;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同样从白手起家,逐渐发展到走向国际;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越来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此过程中,活跃着万千医疗器械人的身影,镌刻着医疗器械工作者的精神,记录着建设健康中国的动人篇章。
即日起,大河网将陆续邀请河南省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人物,请他们讲述“我与祖国共成长”的经历与故事。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河南省医疗器械商会秘书长陈敏女士做客《大河网约》高端访谈,请她跟我们聊聊她和河南医疗器械行业之间的那些故事。首先,邀请陈秘书长跟网友打个招呼。
陈敏:
大家好!
主持人:
陈秘书长您好!您是跟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能不能跟我们讲讲,您小时候对当时医疗条件记忆深刻的一些事情?
陈敏:
哦,对70年代有点模糊的记忆,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好,特别是医生、医疗设备器械、设施等都较匮乏,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地就医检查和确诊,人去世后听到较多的说法就是,送医院治疗晚啦或不知什么病。
主持人:
您求学过程中学习的是跟医学相关的吗?
陈敏:
我学的内燃机,工作后又脱产读了三年的企业管理。跟医学不相关。
主持人:
是什么契机让您接触到医疗器械行业呢?跟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什么关系吗?
陈敏:
92年,我一个我下乡时的同学在眼科工作,她说我们国内现在的医疗器械较落后,对有些病的检查及治疗都较困难。那时起,医疗器械的神圣感已进入我的心里。
主持人:
是什么契机让您接触到医疗器械行业呢?跟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什么关系吗?
陈敏:
93年我调动工作开始接触到医疗器械行业,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综合国力弱,科学技术落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始终处于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发展状态,直到98年以后,才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
主持人:
您刚刚工作的时候,河南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给我们也讲讲您的工作经历吧。
陈敏:
我刚接触医疗器械行业时,94年河南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大概有20几家,且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其中生产三类无菌医疗器械的(输液器和注射器)企业有8家,生产总值一千多万。
因我第一接触的是输液器和注射器产品,当时国家还没有完善的产品标准及监管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在失去监管的情形下,致使上市后的产品质量保障水平较低。但我当时理念是,医疗器械是治病救人的器具,特别是输液器是往人的血管内输送药夜的通道,所以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效方面,是决不放松的。在当时国家没有强调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下,我管理的公司就制定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目标。所以,我当时主管的企业产品没有出现过医疗不良事件。
主持人:
为什么您从以前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之后,继续投身到组建河南省医疗器械商会的工作中去了?
陈敏:
我说过,自92年起,医疗器械的神圣感就进入我的心里了。且在这个行业工作了26年,一是对这个行业有很深的感情,二是想把多年来的经验及行业资源贡献给我们省的医疗器械企业。
主持人:
从商会成立到现在,您觉得我们省的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如何?商会工作中让您最有感触的是什么内容呢?
陈敏:
河南省医疗器械商会成立以来,就面对国家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诸多新的法规条款的相继下发,作为行业协会其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做好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不但要把政府的规章及时的宣贯到企业,还要让企业领会执行,所以,商会成立以来,工作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一是,加强法规和专业培训通过对企业不同岗位、不同职位的反复培训,强化法规意识,大大提升了我省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通过多形式的宣贯行业法规,提升了企业负责人的自律和诚信意识。三是增强了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四是通过不断组织企业到国内外及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参观交流,让多数企业增强了研发创新的意识和投入,从而使我省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由原来的三千多件发展到现在五千余件。五是随着企业管理的提升和规范,产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河南医疗器械的品牌效应大大提升。原来不认可河南产品的省市医疗机构,愿意使用河南产品了。
主持人:
我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跟国家大的环境和政策有哪些息息相关的联系呢?
陈敏: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倡导的大健康产业的一份子,我省是上亿的人口大省,老龄化日益严重,因此,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会日趋增多。
主持人:
对未来有什么展望吗?
陈敏:
我相信,河南省医疗器械行业,一定会在法规的监管下诚信自律;一定会在国家大的政策方针指引下不断创新,生产出更多适用于临床及家庭需要的、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张黎光/文 牧堃 张晨轩/摄像 祝萍/摄影 王双飞 王鏸梓/剪辑 韩淼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