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医疗机构配置的医疗器械,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丰富,再到装备精良的过程;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同样从白手起家,逐渐发展到走向国际;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越来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此过程中,活跃着万千医疗器械人的身影,镌刻着医疗器械工作者的精神,记录着建设健康中国的动人篇章。
即日起,大河网将陆续邀请河南省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人物,请他们来讲述“壮丽70年·我与祖国共成长”的经历与故事。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华南医电集团的董事长陈广元先生,请他来和我们聊聊他和华南医电的成长故事。
主持人:
首先请陈总和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陈广元:
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陈总您好,首先请教您一个问题,我们对您的个人经历非常感兴趣,您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下您个人的求学经历呢?
陈广元:
谈及求学的经历,我从小生在农村,过去我们上学的时候是边上学、边劳动。劳动割草、帮助父母种庄稼等等,都要做。那个时候的求学经历,激发了我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给我打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认识到知识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去追求(知识),我今天也坐不到这里。
正是那时候追求知识、追求人生、追求生存,给我打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艰苦朴素的作风,朴素的人生成就了我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再一个就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对每件事都很珍惜的,这就是我上学,尽管很苦,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个种子,就是说人生不容易,为我今后铺好了路。
大学毕业以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当了老师,成为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主持人:
您从大学毕业后,有八年的从军经历,而当时您已经有非常稳定的工作,为什么还想要去部队呢?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有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陈广元:
其实我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年半的老师。1961年,部队来招兵,我有九个学生当兵走了,我作为班主任去送他们。部队的征兵领导就向我提出,当时部队极缺技术人员,他就邀请我到部队做技术工作。
抱着一股报效祖国的愿望和服务人民的伟大梦想,我来到武汉成为一名军人,从事通信技术工作。在部队,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种经历使我受益终身,至今难忘。8年多的军旅生涯,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也使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是部队让我拥有了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成就了今天的我和我的企业,让我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在转业复原回到地方之后继续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直到今天。
所以我觉得当兵确实意义非凡,成就了我的一生,成就了我的事业。我觉得你提的问题非常好。
主持人:
其实您在部队的这段经历也是您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追溯您的从业经历的话,其实咱们也算是同行,因为我知道您在转业后也在电视台工作过。那之后是经历了什么,让您转行到医疗器械领域的呢?
陈广元:
1969年,我转业回到地方后,就被派到开封广播事业局负责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在极其简陋的办公场地,在物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我自己动手设计、采购、安装并调试成功一座75米高的发射塔天线和一套1000W的中波发射机筹建并成立了开封人民广播电台。几十过去了,这台设备仍在发挥作用。此后的几年,我在事业上也算是一帆风顺,并被任命为开封市二轻局副局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6年底,我被安排到开封剪刀厂劳动改造,我的人生也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在冷静思考之后,我没有气馁,并坦然面对现实,因为我相信党、相信人民,我没有犯错误,也没有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我坚信迟早有一天会真相大白,还我一个公平的。
在此期间,我主动请缨,参与到卫生部下达的用于基础医学教学与科研用的机械式生理记纹鼓的生产任务中,并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研制电子生理记纹鼓。1977年4月,我国第—套电子无极调速生理记纹鼓在开封剪刀厂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同时,在国内各大医学院校中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改进革新,使我国基础医学的教学和科研设备进入电子生理记纹鼓时代,填补了国家空白。
我所做的贡献得到厂党委、厂领导和全体工人的高度评价,并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赞扬,我也因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很快就被提升为厂长助理,全面负责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个产品成为这个厂的主导产品彻底改变产品结构单一局面,工厂也因此而扭亏为盈。
1984年4月,卫生部科教司在武汉召开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与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我作为唯——个企业代表应邀参会,并就教学仪器改革问题作了专题汇报。与会领导提出让我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满足国内医学高校科研与教学需求。回到厂里后,我就提出大力发展科教仪器的改革方案。非常令我吃惊的是,这个方案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使我遭到了无端误解。
磨难是人生的富贵财富。那个年代刚好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下海经商的气氛刚刚萌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离开,选择自主创业。
1980年6月,我创办的开封科教仪器厂正式挂牌成立。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平台诞生了,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开启了。
主持人:
您刚刚创业的时候,当时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呢?与国外相比如何?
陈广元:
当时,我们国家的医疗器械产业非常落后,河南省更是片空白,进口产品充斥着国内市场,并且价格十分昂贵。当时,我国有三大医疗电子仪器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青岛,都是国营工厂,并且只能做一些非常低端的产品,技术、产品、品类都处于落后的状态,根本谈不上竞争力,更谈不上与进口产品类比。因此,进口产品大行其道,占据我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有感于此,我决定将我的后半生投入到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解决我国在该领域技术落后的问题,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
主持人:
陈总在您的创业过程中肯定是有很多艰辛的经历,那是什么支撑着年一直前行的呢?
陈广元:
人生的道路,它本身就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的。
创办企业的当年11月份,我就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Y二道生理记录仪,随后不久,三道、四道生理记录仪也相继问世并投入生产。我国在基础医学领域科研与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的面貌从此彻底改变,进入到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新时代,填补了国家空白。我也因科技创新,实现了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我的工厂工人也从几十人发展300多人,产品线迅速扩大,成功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创业目标。
1986年4月,我以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国营企业厂长的形式,出任开封无线电二厂厂长,并利用半年时间成功将企业扭亏为盈。至此,我同时担任三个厂的厂长,并使三个不同体制、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创业艰难百战多。正当我如鱼得水,准备大千一场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噩梦突然降临。1989年1月5日,我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留。经过三个月的审查,同年4月7日因查不出任何问题,我被取保候审。
这段时间,我的精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想到过放弃,但同时,我又告诫自己,我是党、是军队、是人民培养出来的优秀党员,职工需要我,我决不能就此被打趴下。想明白了,我的精神状态也变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继续办厂,继续创新创业。
所以说,我的一生起起伏伏,是毛泽东思想鼓舞和激励我用近半个世纪时间扎根在国产医疗器械的创新创业领域,直到今天。
主持人:
作为我国介入诊治心血管疾病设备的领导者和奠基者,华南医电现在也是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数字化医学电子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那您觉得咱们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呢?
陈广元:
我们企业发展的动力就是人民健康的需要,我们企业的使命就是“发展医疗科技,服务人类健康”。
我创业的初衷就是解决我国医学仪器技术落后的问题,改变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根本的目标在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一个企业发展,我觉得政治是灵魂,经济是基础,政治经济学,缺一不可。企业发展是在政治灵魂基础上的,就是它始终控制着企业技术的走向、制度的走向、路线的走向。然后就是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创新是唯一能够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核心竞争力,这里包括思维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等等方面。
我们做的是与生命打交道的工作,健康是第一位的,质量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坚持安全、有效、可靠。
主持人:
作为企业家本身来说的话,您觉得哪些品质尤为重要了?
陈广元: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有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坚忍不拔、不曲不挠的精神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最可贵的品质。
主持人:
那我们也了解到,最近几年您一直是致力于“中部医谷”的建设,给我们讲一下它的情况吧?
陈广元:
这个“中部医谷”的来历是这样的。2005年,上海启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建设,被称为“上海国际医谷”,我们也被邀请去参与其中。这个时候,我就想我们在医疗器械行业还算是有贡献、有水平的,那我们为什么不给河南多做贡献。
回来之后,我就想对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医疗产业集聚区,我们要在河南建立我们中部的医疗产业集聚区,而且要做好做大。这个“中部医谷”的来历就是这么来的。
主持人:
那对于未来您有什么打算或者是规划呢?
陈广元:
再过两个月,我都80岁了。我给我们未来的发展做了4个“五年规划”,就是20年,干到我100岁。第一个规划,要把“中部医谷”扩大化。如果郑州或者哪个城市愿意做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我愿意支持,无偿的支持;再一个,我要把“中部医谷”产业链延伸到一个新兴的城市化发展中,那么,这个就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伟大创举,这是我们农民的期盼。
因为我来自农村,农村的振兴发展是我做梦都在追求的。所以,我就把想到把乡村振兴与中部医谷联系起来,做中部医谷医疗健康科技城,把医疗器械、中医药、医疗服务和康复养老服务都涵盖进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实践。
结合乡村振兴,要在确保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做好高端制造业。我们的乡村有了高端制造业,才可以留住人才。农村的孩子读完大学,读完研究生,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没有高科技产业留不住他,也改变不了地方的经济结构。每个人都是有追求的,您提供了这个需求,达到他的追求,他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乡,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才是最根本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还会长期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人类健康为目标,做好我们医疗器械人的本职工作。
主持人:
您讲了很多,我们也真的是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今天做客《大河网约》,我们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再见。(张黎光/文)